雾化吸入您做对了吗
发布日期:2021-11-04 浏览量:2488
秋冬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很多患者出现咳嗽久治不愈、哮喘反复发作等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医生往往会开具雾化吸入疗法.雾化吸入现已广泛流行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疗手段,但是在临床护理中,雾化吸入真的做对了吗?来,跟着老年四病区护师朱莎莎开始今天的健康科普。
什么是雾化吸入
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细小雾滴或微粒以气雾状喷出,经鼻或口吸入呼吸道和(或)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的目的。可使呼吸道黏膜湿润,达到消炎、祛痰、解痉、平喘等目的,具有起效快、局部浓度高、用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气道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雾化吸入怎么做
取坐位或者半坐位,持雾化器,把雾化咬嘴放入口中,紧闭口唇,保持深而慢的吸气,可使药液充分达至支气管和肺内,吸气后再屏气1-2秒,再将气呼出则效果更好,一般治疗时间为10-15分钟。治疗结束后清水漱口,清洗雾化管道下次备用。
常见的五大误区
1雾化时间越长越好
很多人觉得,雾化时间长一些效果会更好,只要看到雾化罐里上还剩液体,就担心达不到治疗效果。其实雾化罐里有个正常的死腔容积不需要刻意用完,且随着雾化时间的进行,雾化罐里的的药液会随着溶剂的蒸发,药液的浓缩,气雾中药量会减少,气雾微粒将增大,雾化效果也会变差。雾化的时间持续过久可能还会会导致患者出现呛咳、咽喉部不适甚至肺部不适,引起咳嗽症状明显从而会加重呼吸系统的疾病。
因此,一般建议每次雾化治疗时间10~15分钟就足够了,不要超过20分钟。
2封住雾化器上的空气口端
很多人担心雾化时药物流失过多,在雾化时故意封住雾化器上的空气端口,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封住空气端口可能使吸入药量增加,同时也可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还可能被雾所呛而不舒服,另外会使病人呼吸起来更难受更复杂。
3雾化吸入时刻意用力呼吸
雾化吸入用力呼吸时易产生湍流,局部易产生湍流,促使气溶胶因互相撞击而沉积于大气道,导致肺内沉积量明显下降。所以雾化治疗前,应教会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平静呼吸过程中,间断进行深慢呼吸,将更有利于气溶胶沉积在下呼吸道和肺泡,以提高雾化治疗效果。
4不注意体位
雾化治疗时,患者宜取坐位并保持上半身直立,这种姿势有利于膈肌收缩,保证药物更充分的进入下呼吸道和肺泡。而半卧位或侧卧位进行雾化治疗,不仅影响患者的潮气量、深吸气量以及排痰,且雾化器杯体容易倾斜,导致药液溅出,从而降低雾化治疗效果。
5氧气流量调节过小或过大
氧流量过小,产生的颗粒较大,不能到达作用部位;而流量过大,易导致药物过早过快的丢失。雾化时一般为要求调节的气流在6~8L/min。吸入药液的浓度不能过高,药液的量也不宜过多。对于初次做雾化的患者,要注意吸入速度由慢到快,雾化量由小到大,逐渐适应的过程。
小小的雾化治疗,看似简单,几乎人人都会做。但仍有一部分人在治疗过程中,会走入各种误区,导致雾化治疗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通过今天的科普你是否对雾化吸入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呢?如还有疑问,欢迎至我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