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针灸
发布日期:2021-12-17 浏览量:3125
一枚银针,裹挟着艾草的清香,带着远古的记忆,破空而来,带我们领略针灸的奇幻医道之旅。《素问·病能论》:“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
针灸,在各种影视作品里,早已成了各大医仙的看家绝技,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关于中医诊疗的一大误区(中医就是三根手指诊脉,一根银针救命,当然金庸笔下,平氏兄弟是个例外)。以至于大多数人都对中医产生了怀疑,中医真的那么神奇?有没有夸大其词?真正的针灸之术能否像传闻中那般有起死回生之能?
千年之前,在岐伯山下,黄帝问道岐伯时,就以四方、四时、长幼、男女之不同,其治法亦有不同。《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其中就有东方善用砭石,西方善用药,南方善用针,北方善用灸,中原之人善用推拿的说法。虽方法有异,但都能治愈疾病。随着历代医家的不断尝试,发现针与灸合用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针灸,在摸索中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廉简便效的治疗手段,应用得当确有奇效!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针”,即针刺,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运用捻转、提插等手法,对人体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人体腧穴分为经穴和奇穴:经穴指在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最新统计正经腧穴为361个;奇穴多为经验穴是医者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总结出的特效穴,比如风靡一时的董氏奇穴就是典型代表。)。“灸”,即艾灸,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称艾灸,另有隔药灸、隔姜灸、柳条灸、桑枝灸、灯芯草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多是艾条灸。
在临床上,针灸疗法以整体观为原则,阴阳藏象学说为指导,以经络腧穴为理论基础,通过四诊合参(六经辨证、八纲辨证)找出病因,分析病机,辨别病性,明确病位。拟定治法,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适应症广,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效果迅速显著,镇静、镇痛等作用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辅助治疗。
针灸疗法的适应症
1、各种痛症:针灸止痛的效果非常显著。
2、常见内科疾病:高血压、心绞痛、失眠、普通感冒、咳嗽、哮喘、呃逆,腹痛,腹泻,便秘、脑中风后遗症的功能恢复、常见的男科疾病等。
3、外科疾病:各种皮肤病、关节扭伤、颈肩腰腿疼等。
4、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各种妇科炎症、胎位不正、催乳、更年期综合症等、
5、儿科疾病:小儿脑瘫、发育迟缓、生长痛、多动症等。
6、五官科疾病:面肌痉挛、面瘫、急性结膜炎、假性近视、视力疲劳、鼻炎、牙痛、拔牙后疼痛、、咽喉肿痛等。
7、杂病:各种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落枕、大小便失禁等。
8、针灸美容:抗衰老、去皱纹、青春痘、黄褐斑、减肥、身体塑形、面部针雕等。
9、急救:对于突发的晕厥,神昏等,可以通过针灸进行急救。当然你需要极好的运气,遇到一名不惧现代社会认知(急救非心肺复苏加电除颤不可)仁心济世的真正中医才行!
针灸疗法的禁忌症
1、大怒、大惊、大寒大热、过劳、过饥、房事、醉酒时禁止针灸。
2、重要脏器所在部位,大动脉过处避免针刺。头面五官不宜灸。孕妇禁针合谷、三阴交、至阴穴以及腹部、腰骶部破气行血力强的腧穴。小儿禁针囟门处。
3、病情危重且预后不良气血衰弱的禁针,阴虚内热、湿热诸证不宜灸。
针灸虽有奇效,但不能盲目迷信,所有的治疗手段都需要有专业的人用在恰当的时机才行。理法方术,辨证施治,缺一不可。遇到不适情况,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