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1-65928809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医院动态媒体报道通知公告

康养路上 让更多患者得到更好的照料和治疗

发布日期:2022-09-01 浏览量:398

“躺在床上的这些老人,都是重症患者,而且年龄很多已经90多岁。”

“把老人送到这里,只是想让他安详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但是没想到,养了一段时间后,身体反而比之前更好,还吃胖了。”

“我的妈妈,在医护人员的治疗和照料下,气色好了,寿命也延长了……”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这些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是患者家属对河南省老年医院康养中心的认可和肯定。

而这些,在康养中心主任王丽萍看来,都是她们工作的日常。王丽萍常常说:“我们收治的全部是失能及半失能无陪护患者,康养中心,关键在于一个‘养’字,因此除了正常医疗,还会对患者进行生活照料。随着社会老龄化到来,社会养老是趋势,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和现代人就医需求的养老模式。希望更多的老人,特别是多病的老人,能得到更好的照料和治疗。”

  【治疗】中西医结合并治 为重症患者康复保驾护航

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河南省老年医院),是集医疗、康复、预防、保健职能于一体的省直公立医院。医院聚焦康复,以现代康复医学为主导,将现代康复技术与临床医学、中医学、康复工程学紧密结合,按照不同病种及专业发展的要求,设置具有康复特色的评定及治疗单元。

随着老龄化发展趋势,为满足更多患者及家属需求,康养中心从成立伊始,就定位收治失能及半失能无陪护患者,全院的重症康复患者都在这里。身为主任,面对一个个重症患者,王丽萍深知责任重大,她凭借自己从事内科工作30年积累的丰富的临床经验,凭借自己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常见病、消化系统常见病、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专业擅长,带领团队,把中医特色疗法、中药调理运用到了每个患者身上。

在康养中心,中药调理随处可见,中西医结合并治,在治疗过程中渗入了更多的中医元素,遵循“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原则,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药及中医特色疗法,对患者进行全面调理,达到祛邪扶正、延年益寿的目的。比如,运用中医药对慢性病的干预管理、对急性期患者的参与治疗,既减少了疾病再复发,又缩短了患者的病程,受到患者家属一致好评。

90岁的蒋老太太,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在身,血糖高,认知也不好,反复治疗已经没有了生的希望,作为医生的儿女无奈只能选择放弃,但是他们又不甘心这么算了,后来抱着试试的态度,把老人送到了河南省老年医院康养中心,他们希望妈妈能安详走过人生最后一站,不再受更多折磨和痛苦。

康养中心对待每个患者的标准都是一样的,既然来到这里,无论患者病情有多么严重,都会对患者悉心护理、精心治疗。2019年9月1日,蒋老太太一入院,康养中心就为她开启了中药调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让儿女们意外的是,母亲的病情渐渐好转、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其间,老太太曾反复出现心衰、心律失常,B型钠尿肽指标(反映心衰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度达到431.71,但是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老太太多项指标竟然都恢复了正常。

如今,三年多过去,老人不仅健在,吃胖了,气色也好了。因为老人的家人也是医生,他们非常好奇:到底是什么药,能让老人越来越好?同时,他们又为老人健在感到开心,坚定地对王丽萍说:“交给你们,我们非常放心,以后就长期在这儿了!”

90多岁的偏瘫患者赵老太太,在2020年12月9日,来到康养中心时,有肺癌、干咳,心律失常,家属把她送过来,也是希望老人能安详度过人生最后一站,其他别无所求。

“我们要尊重每个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意见,”王丽萍介绍,先不说肺癌,单纯一个心律失常,就很容易随时夺走老人的生命。根据老人病情,第一时间为老人加入了中药调理治疗,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目前一年多过去了,赵老太太病情稳定,依然健在。

“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有独特的优势,比如日常的慢性病管理,慢性咳嗽、胃肠道疾病、疼痛、高血压等,我们都会用中医药为患者调理。除了中药治疗,像耳针、穴位贴敷、针灸、中药熏蒸、艾灸等多种中医调理方法,我们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运用。”谈起对患者的救治,王丽萍滔滔不绝。

  【护理】无陪护服务模式让病患家属们放心安心

人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对于重症患者来说,护理更为重要。

在康养中心,除了治疗手段多样化,护理也被做得细致入微。无陪护服务模式,是一大特色和亮点。在这里,每个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所有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全部由医护人员及护理员承担,无需家属陪伴护理。既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康复、护理,又节省了家属们的时间和精力,让病患家属更加放心安心。

一切为了患者,您若生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去年郑州遭遇特大暴雨,让大家慌了神。但身为医务人员的他们并未慌乱,当晚,很多护士留守科室,协助夜班护士。停水停电,科室当时有5名患者需要心电监护,护士们一遍遍拿手电筒观察患者病情,测生命体征。护理员由于出行工具的原因,三天未按时到岗。护士长当机立断,护士参与翻身照护,预防患者皮肤受压破损。没水没电,护士长外出抢购水资源,带领两名处于孕期的护士爬楼梯给患者加工食物,保证食品安全。护士们把医疗设备带回家充电,从家里带食物来支援上班的同志。夜间护士长带领自愿留守的护士一起查岗,来回爬楼梯去给医疗设备充电,一天爬几十趟楼梯。

4天5夜,水电终于恢复正常。4天5夜,护士长及另一位护士从未离开工作岗位,浑身汗臭,腰腿疼痛,全然不觉。休息下来,才发觉自己早已虚脱。4天5夜,所有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护理,无压疮,无病情加重,无意外事件发生。

天空放晴的那一刻,护士长流下激动的泪水,一切都是那么值得。

对于他们来说,医生、护士岗位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职业信仰;救治患者不仅仅是本职工作,更是作为医者的责任与使命。